这是一颗我看时还不知名的植物种子,其实我们所见只是种子的囊,炸开后里面有很多带伞的扁平水滴状的棕色物质才是真正的种子。仔细观察也不是伞,只是一些细长的绒毛和种子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稍一用力种子就会从绒毛上脱落。当种囊裂开遇风那些细长的绒毛就会带着种子随风飘散。
松花江水在静静的流淌,看到岸边这成熟脱落的种囊,让我浮想联翩。何时江边初见人,何人初来此江边。这江边的花草为谁开又为谁败,是否在等待我的到来!
这植物何时落户江边而繁衍至今,是靠什么样的力量得以延续。尽管寂寞花开无人问,还是那样的执着地践行它基因里蕴藏的使命,种囊从脱落到打开的机制多么的巧妙而智慧,又是谁设计了它?!
这植物的生命力多么顽强,那种囊炸开之后,种子即开始了那飘忽不定的旅途。飘向哪里,命运如何,一概不问,就是随风而飘,随遇而安,安在哪里算哪里。个体的命运虽然细若游丝大多前途未卜,只要一小部分落地着床种族就会延续下去。
靠机制和数量取胜,一颗种囊里大概粒种子,一棵植物结种囊若干。一片区域内的枝枝蔓蔓不可胜数。
大自然的神奇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人类要是种下去一粒种,需要细心呵护,可这种子竟全然不顾,落地生根。
很好奇这是什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向农大的同学打听,原来它有一个禅意的名字:萝藦。(luomo都是二声)
一查不要紧,它竟然浑身是宝,根茎、叶子、枝蔓、种子都可入药。具有补气、补血、壮精以及清热消肿等功效,可以枸杞金银花相媲美。种子的绒毛敷在伤口处还具有止血奇效。
另别名一串:奶浆藤、婆婆针线包、羊婆奶、老鸹瓢、赖瓜瓢、飞来鹤。
还有农谚:“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这究竟有哪些含义?这句俗语侧面的讲了这两种植物的功效,离家千里,单身一人,切不可服用一些对于滋补过于强烈的药物,这两种药物就是典型的补肾壮阳佳品,很容易造成火气上升的现象。
本以为到此为止,没想到竟然知道了它的另一个别名:芄兰。
它的神秘面纱才完全被揭开。方觉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几千年前的人们早已把它入诗:《诗经》卫风有诗名: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xī)。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译文: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珏。虽然指上已戴珏,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觿(xī),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韘(shè),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
(解读:此诗两章开篇都以“芄兰”枝叶起兴,描述女诗人眼中“童子”的年幼无知。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看似普通的一株植物,却充满了文化的内涵,往事越千年,今朝得以见。
只因在江边多看了你一眼再也不会忘掉你的容颜:芄兰
zlx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