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周末应该回坦桑尼亚的,但没有航班,索性就赋闲一天,权当做休息吧。非洲的清晨,没有城市发展进步而特有的刺耳噪声,而我也总是忽略汽车的存在。啾啾的鸟鸣,清亮亮的天空,我站在窗子边上凝望,酒店旁边的小区,四层的建筑红瓦红墙,朝阳还给它们涂了一层金黄。小区的大门和墙上都有电网,门口还有安保室。
靠着里面草地的边上,整齐划一的摆放着一排垃圾桶,结合着上图的安保情况,这里似乎不是那种一般的小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应该都很高级。周末不用上班,院子里的车位上停满了车。有早起的人,正在早晨清新的空气里擦车,也算是一种锻炼。看着这么熟悉又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总是会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宁静、和谐、自然。
看完窗外的风景,收拾洗漱早餐已毕之后。当地朋友建议,可以去卢萨卡附近的某个富人庄园里转转,我欣然接受。背包下楼,来到酒店大堂,中规中矩的中式陈列和摆设,不乏非洲黑木,地砖中央是荷花图案,中堂那幅景致里,红红的看似花。
大堂右侧是酒吧,吧台大厅一侧还摆着一架钢琴,颜色与地面相同,我自己都差点看不出来。吧台边上一溜吧凳,靠窗子的沙发,还算舒服。最里面挂着一个很大的投影屏幕,有球赛的晚上,那里最热闹。
大堂另外一侧,正在等候的客人。虽然有黑木有黑人,但我对这里整体的感觉,就像在中国。
前台接待是两个当地女人,后面中堂上红红的现在看清楚了,是枫叶。
走出大堂来到院子里,庭院中间的水景设计,水清澈见底的那么蓝。
我开始以为只是简单的水景,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是游泳池。不过,赞比亚天气太冷了,不太适合游泳。
说了这么久也算卖了一个关子,这里是赞比亚的一家中国酒店——金桥宾馆,总体来说还不错。
大门口左侧,就是我窗子外的风景——开篇拍的那个高级小区。
闲拍够了,上车出发去富人庄园看看热闹。不知道这条路的名字,有塔楼、又像吊桥一样的过街天桥,真有个性。
路边竟然看到“快发财”的广告。我在坦桑尼亚三年多了,MD大叔和这个“开封菜”,整个国家都没有。某种程度上,这种快餐店的开设,肯定会有经济及消费指标做参考的。可见赞比亚比坦桑尼亚,还是高出那么一点儿来。
MandaHill购物中心,停车场采用了上下两层的设计。
街道中间路灯林立,广告牌也生动鲜活。
赞比亚独立44周年纪念。
眼见路上的颜色,并不都是绿,有点黄黄的草,乡野秋天的气息扑鼻而来。
赞比亚的铁路应用似乎也要比坦桑尼亚好很多,经常会见到这种警示路口。
看那庄稼长得多好啊,我们要丰收了。骑着自行车,去城里赶集。“割上二斤肉,打上两斤酒”,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这些被圈隔起来的地方,都是大型的农场。
绿油油的颜色,真的养眼。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正在作业的大型农田灌溉机械,效率真高。
这富人还真会选地方,离开了高速的柏油路,搓板路上你也难躲一世“红尘”啊。
卷在一起的茅草,却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全飞了、散了。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它曾经躲在记忆的哪个深处,一眼望过去,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还在回味,有点茫茫然的时候,我到了。浅绿色的短草皮覆盖着一个小山坡,坡顶上有一些建筑。
顺着小径来到坡上面,主人很有新意,用废铁焊起来的街头艺人。
前面是打击乐,这里来个弦乐。
他配合着音乐,手舞足蹈。
挂着风铃的檐角,红砖加木梁,活脱脱的一个山门啊!大家注意看哟,左侧还是那个山坡,这相当于靠在山坡边上,建了这个门出来。
立于山门门口,门角边上的门挡,看着像老鼠又像是兔子,墙上挂着一些装饰,向上还需要几级台阶。
全木条制的山门,间隔用钉饰加固,虽然显得有点单薄,但也算符合整体风格吧。
右侧墙上两件写实木雕。
几级台阶而上,墙壁的抽象写意画、实木雕刻,地上是一张某动物皮。
这是类似一个前厅接待的地方,角上的桌子上放着访客名簿,但没有人。
这让我想起了恐龙标本,在被支起的骨架上,探秘侏罗纪。
从来都没有搞清楚,象牙究竟可以用来做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东西?代表什么?象征什么?在这里,它的作用也只是挂饰。多少年以后,如同我在桑给巴尔看到的那几根一样,褪去洁白,风化到满身细孔,插在窗棂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