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魏忠琳林甸县林甸镇东发村张兰

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84152.html

张兰霞年10月出生,今年44岁,家住大庆市林甸县林甸镇东发村三屯。

膝下有两个孩子,1男1女。

爱人苏福有倒插门,两口子相亲相爱,男人苏福有老实巴交,勤奋肯干,爱妻张兰霞被村民称为“贤妻良母”。

他们用诚信俭朴的家风和勤劳致富的双手孝敬老人,教育子女,使家庭美满、和谐,带来了富贵与吉祥,代代相传,英才辈出。

一、命运坎坷早当家

张兰霞家有共有姐妹4人,她性格开朗,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三年学习成绩都是第一名。

在东风中学上初三的时候,年父亲因突发性脑出血,医治无效去世。

张兰霞正在准备中考,突如其来不幸消息给张兰霞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好像天塌下来。

家中母亲年事已高,张兰霞又是老大,妹妹们还小,都在上小学,家庭生活举步维艰,何去何从,没办法她只能辍学了。

张兰霞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勤劳俭朴的庄稼人,向往美好,热爱生活,一心想把自家的日子过起来,好起来。

张兰霞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早早就撑起了这个家,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可惜那年她才19岁。这是命运的安排,无法抗拒。

二、招来女婿倒插门

在她21岁那年,正直青春年华、如花似玉,家中亲属同母亲商量,准备给她定下终身大事。

于是出个主意让她招个倒插门女婿,这样才像个家呀。经人介绍于本县宏伟乡光辉村的青年农民苏福有相识,定下婚事,当时也没要彩礼,移风易俗结了婚。

张兰霞的丈夫苏福有来到了张家。

婚后夫妻俩起早睡晚、勤劳苦干、不懈拼搏,挣钱买了一台四轮车,一边种地一边拉砖,在砖厂拉砖一干就是20年,手磨出血泡,长出老茧,腰挺不直,辛酸泪不知流了多少,一开始一年运输红砖只能挣几万元。

正在运输红砖红火的时候,砖厂停产了,他俩也就失业了。

张兰霞一想只种这点地收入太少、手头经济拮据,与丈夫苏福有反复琢磨、商量,苏福有有修车技术,何不发挥其专长。

于是,就利用苏福有会修车的手艺,在林甸镇城内西北街租了门市房开起了修理部。

由于苏福有修车的技术好,两口子又讲诚信,待人热情,价格从廉,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生意越做越好,他们的口碑也越来越好,挣的钱也越来越多,现在修理部更是红红火火。

三、教育子女成英才

张兰霞共生育了两个子女,都有家规、家教,对人有礼貌。

孩子从小懂礼貌,知感恩,懂事早,听大人话,肯上进。张兰霞教育孩子学会说话、做好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他们听,有好吃的东西先让姥姥吃,要孝敬老人,要好好学习,不要和其他同学打架。

闲时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两个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影响、熏陶下,个个品德优良,成绩优秀。在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高考中,女儿苏瑶考入了黑龙江师范学院幼教系,学习特种教育;儿子苏健鹏以高分考入黑龙江科技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

大学期间,女儿在校获得了元奖学金,儿子在校获得了元奖学金。他们的成绩都特别优秀。

而且,两个孩子都能吃苦,在大学期间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进行打工赚钱,提前把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挣回来。

两个孩子还时刻惦记家中的父母、姥姥、亲人,经常打听家中的情况,利用一切有效时间和自己能力尽可能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把家庭总是挂在心上、不可忘怀。

四、孝敬老人代代传

自从苏福有进张家门20多年来,上对岳母一直孝敬、尊敬,从来没红过脸;下对子女精心照料、呵护有佳。岳母今年已经74岁,一日三餐老人想吃啥就做啥,让老人吃得可口,喝得顺心。

有时老人患头疼脑热,女儿张兰霞及时去买药、求医,老人天天有个好心情,颐养天年,身体很健康,每天都要去广场跳舞娱乐,特别开心,受到了村里和邻里们的点赞和好评。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面对这种家庭状况和良好环境,张兰霞心安理得,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她逢人就说:“我现在既满意又知足,虽然我的学业半途而废,但我不后悔,我的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圆了我的大学梦。

我家的生活很充实,现在不比别人差,不比别人低,家庭生活很美满、很幸福,我真的知足了!”

苏福有、张兰霞任劳任愿,夫妻感情非常深厚,他们不但自己孝敬老人,善心对待,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孝敬老人、尊敬长辈,赢得了学校、社会各界公认与肯定。

一路坎坷一路坦途,一生风雨一生颂歌。张兰霞、苏福有由于家风好、家教好,上有老下有小,对老人特别孝顺、尊敬;对孩子格外严教、呵护;夫妻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播种了希望,吸吮了甘汁,收获了幸福。

如今老少三代同堂,一个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好家风、好家教成为当地美谈、经常传颂。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zx/124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