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浮,又名鸿鹄自隐,年6月出生于大庆市林甸县,现居大庆市让胡路区。从事幼教工作,喜欢闲暇时读书写字,也喜欢参与公益性活动,自认为如此人生才活得最有价值。中国出版传媒专委会会员、中国文化义工新浪联合会会长、黑龙江省东北数字传媒公司签约作者,大庆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大庆日报》《大庆学习导报》《岁月》《诗中国》《香港新文学》《晨风期刊》《滨州文苑》《萨尔图》《让胡路文学》等。走在熟悉的雪地上陈浮
又到了雪花儿飘落的季节,每天晚饭后我都习惯性出来,到小区里的绿地中心走走。我喜欢天高云淡之下雪儿的依旧洁白晶莹,我更喜欢踏着雪脚不沾尘的光洁和脱俗之感。闲下来的几个月里,茶余饭后我都时常漫步在绿地上,也不知不觉养成了一种习惯。远离城市里的喧嚣,避开俗世里的纷纷扰扰,全身心投入到诗意的雪野,我喜欢品味其中难以言表的玄妙。 其实,闲下来的这些日子里,我的心情一直不太好,内心纠结、煎熬着。想想一个习惯了忙碌工作的人突然被迫闲下来了,是何等的郁闷和无奈?那些时候我总觉得我的世界里满是雾霾,我也总觉得我的四周都是恐怖的黑色。就是因这吧,才一落雪,我就迫不及待着想踏雪了。我知道,我的喜欢踏,无非是想散散心,是想接触一下大自然的灵气。 走在雪地上,我臆想着过不了多久,我的春天就又会来到,越过冬寒,我就又可以欢快着出巢和我喜爱的孩子们玩在一起。许多次一个人走在雪地上,我都兀自感慨着:“孩子们,老师想你们了!”孩子们,我喜欢这样称呼我的学生,在我心里她们是一片片美丽的雪花儿,也是一片片春天里发嫩的叶子。孩子们很美,她们单纯而不复杂,她们朴素而又低调。她们还没有沾染属土世界里的尘埃,她们是圣洁的,宛如白雪。喜爱孩子们,我常想,我也能做回小孩子。 我们龙北小区的中心绿地,是龙岗的中心地带,这里平常的日子里散步的人很多,跳广场舞的更是不少,可是一入冬,那些常来的老者们便都蜗居了,就是那些小孩子们也少来这里玩闹了。所以每次来这里走走时,这里都是静静的,雪色世界里就我一个人慢行,那感觉空旷、落寞,但也惬意、悠然。每一次踩着雪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都觉得那是一曲绝美的音乐。每一次看着雪地上我自己的影子,我都觉得我是与天地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了。 每每踏过来,我都觉得这雪儿是我久别重逢的亲人,接触到她们,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内核着的舒坦和释放。许多时候我真想,我这一辈子都可以这样不蔓不枝着一个人行走,或许这就是人性纯然里的白描手法,或许这就是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句里所说的:“你寻找那美好的宝贵的地方,在那里旅人结束了他的征途。”我喜欢雪儿的味道,我也想过假如有一天我的生命可以不用任何渲染,不用任何归纳,就在这洁净的世界里嘎然而止,那该有多好。 雪是洁净的,她黑白分明,只要遇到黑色来袭,她宁愿融化了,舍弃了自己性命也绝不与之同活。这与人性里的那份坚贞不屈何等相似?喜欢雪,我更喜欢雪地上慢慢行走,我也喜欢用心灵和雪儿说说话。踏上去,我总觉得自己是踩到了一层厚厚的、新鲜的粉霜,她们晶莹剔透,自然、均匀地依附在地的外表,也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和冷漠。我喜欢深呼吸嗅雪儿的味道,我觉得那气息仿佛咖啡的颗粒,已经完完全全融合在整杯咖啡里了,我也常常感觉我每走一步,就是在不动声色着叙述一段人生。 其实我很努力,想让自己活得平浅一些,可是拎得清,走过了,我才懂,或许我一辈子都学不会虚伪,一辈子都只会记着那些暖心的故事。罢了,人生在世,不管我们进化到何种境界,我们还是必须要活下去,就算无法摆脱那些制约,可是每一次走在雪地上,我就会豁然觉得我的人生干净、明亮、真挚、平实。 昨天又下雪了,晚饭后我又惯性着出门了。漫步雪地,天色渐黑,我没有感觉到惧怕或是冷寂,反倒是想起了许多人和许多事儿。想起和孩子们春天里的约定,想起那些年日里经历的挫折与不顺……那时候我就想:“有时候,寂寞是必须的,一个人在雪地上慢慢行走,回味人生,思考未来,或许这样才会看见阳光,才会脚步更坚实!” 我边走边回想,边走边沉思。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领悟,我又何尝不是如此?雪地上走得久了,不仅熟悉了路况,更多倒是禅意了人生……我想,我会不怕冷,有雪的季节里,这路我会继续走下去……
雪花也忧伤
作者陈浮(又名鸿鹄自隐)
整个腊月,雪花儿都拥挤着
竞相开放
腊月是冷的,不适合花枝招展
雪花明白的哲理,我也明白
可腊月也才正好
雪花是雪的样子
我还是我的模样
一片雪花就代表着一抹纯情
有她就足够
说明我的内心还是澄清
雪花开放得很是漂亮
在夜里,在白天
所有能开放的日子
雪花,都是伸展自如
只是后来,阳光来了
一夜之间,就堵住了雪花的去路
那夜暖暖的,一地的雪花蔫了
都嘤嘤哭泣着
那一夜,所有的雪花
也都不再晶莹
在清晨的又一阵暖风中
雪花忧伤地
垂头丧气
而我也落寞着仿佛战败了一般
书中友谊(作者陈浮,又名鸿鹄自隐)
适逢新年文友阿土赠送了一份挺特别的礼物,一个汉王电纸书。才一打开机器,首页的屏幕上就显出这样的句子:一个爱读书的人,便是拥有了许多财富。这个赠我电纸书的文友其实更是个书痴。还记得第一次去她家,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她满屋子的书。书架上、床头柜上、沙发前的茶几,甚至是床头和卫生间的里,居然处处可见书自然躺卧。那些书大多是文学典籍,但也不乏许多文友出版赠送的书籍。她也如数家珍着跟我介绍着每一本数的来历,也娓娓道来那些书里的故事。原以为我是一个读书女子,可是看过她的家,我才豁然间懂了什么是日困书城,听她一席话,我才知道我有多贫穷。那次我也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都不知道该看哪本书了。看着那些书我也好像是看到了绝世美女一样,竟然眼神儿里有一丝丝贪婪,开始垂涎三尺了。该是看穿了我的心,那次临别她便送了我《现代女作家选集》和《萧红作品集》两本厚厚的书。她说:“这书你先看着。”便再无其他了。本以为故事就到这里了,毕竟爱书之人都拿自己的书当宝贝,就算我垂涎爱慕,可是阿土又怎能舍弃所爱呢。我可是突然有一天中午,我正吃饭呢,她便来了电话。她说她要搬家了,书自然要重新整理和筛选一番,她也说她挑出了几箱适合我读的书,下午便会驱车送过来给我。爱书,那一刻我仿佛是得了那几箱子书的无形滋养,居然撂下碗筷儿不吃了,就盼着早些看到那些箱子里的美女。记得那几箱书送来的下午,我一一端详了每一本,也逐一翻看目录,要知道我是迫不及待了,是想先一睹这些‘女子’的清逸与端美呢。那一次在翻开这里书的时候,我也瞬间感受到一股子暖流,那是一种书友之间暖暖的情谊和感激。过了不多时日她居然又送来了两箱子书给我,她说:“你喜欢读书,这些就都给你吧!”当时我心安理得着接受了,在我感觉这些不过是她想打入冷宫的女人而已。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她根本就没有搬家,也才不是什么把书筛选弃之,而是她想给她爱过的书再找一个会爱她的主人而已。该是怕没个托辞,我不会接受那些馈赠,阿土这读书人才也有了一次善意的谎言。也是自那一刻我对阿土更多了一层敬佩和感激。读阿土送我的那些书如今是我每日必修的功课,我喜欢那种一摞书,一筒笔,一壶茶的惬意。这些书中有一大部分都是80年出版的线装版本,虽然有些参差,可是我喜欢。每一次读及,我总是越过那些黄了的书页,看到淡淡笔意间的君子之风,也总会觉得那些线条勾勒出了一种读书人特有的美。阿土,我一直喜欢这样称呼她。和阿土是因为书才成了要好的朋友和闺蜜。其实因着书我还真是结识了许多人。内蒙古诗人付志勇,原本我只熟悉名字,却从没想过会和他有什么交集。记得那是年10月份,我迷迷糊糊着被拉到了一个原创诗歌选稿群,付志勇也在那里,可是我并不知道。群聊时说起诗歌,我说我喜欢付志勇的诗,虽然他不及那些所谓的著名诗人,可是他的诗朴实耐读,朗诵起来也别有意境。那次事后‘潜水’状态的付志勇浮出水面加了我QQ好友和白癜风如何治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zf/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