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孙姝妍那些年我学俄语

随着近些年来林甸的温泉热,很多俄罗斯人被林甸的温泉吸引,纷纷慕名而来。

兴起了俄罗斯人来林甸旅游的热潮,还有很多俄罗斯人相中了林甸这块风水宝地,干脆在林甸买了房子,把家安在了林甸。

于是你经常会看到俄罗斯人穿梭于林甸的大街小巷。也给小小的林甸带来了异国的风情。

偶尔看到俄罗斯人,就有想要和他们聊上两句的冲动,因为当年读书的时候我是学俄语的,而且自我感觉还学的不错。可是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有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单词都被遗忘了,所以聊天自然是很困难的了。想想当年读书时那么喜欢的一门学科,就这样逐渐淡出了我的生命。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

儿子上学之后的一天,拿一道英语题来问我,于是,我颇为咬文嚼字地跟儿子说:妈妈不会英国的语言,妈妈读书的时候学的是俄罗斯的语言。

儿子瞪大了眼睛很是好奇和惊讶,饶有兴趣的说,哦!除了英语还有学其他语言的呀!于是他就很好奇的想听听俄语是怎么说的,我就给他说了“你好”,“再见”之类的几个简单的单词,此后,儿子想起来这个事,就会给我出几个词考考我,让我用俄语翻译一下。

是呀,现在十几岁的林甸的孩子已经不知道林甸曾经有一些人是学俄语的,它不仅离开我很久了,而且随着社会对英语人才需要量的增大,林甸也不再设俄语这门学科,所以也逐渐淡出了林甸人的视野中。

可是,当年我上学的时候俄语和英语同样的重要,也曾经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的学科。有多少学生因俄语而改变了命运,又有多少俄语老师为林甸的俄语教育辛苦付出过,努力拼搏过。

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县城里只有二中是开设俄语课程,农村也是极个别的初中开了俄语课,所以就整个县城来说学俄语的学生还是一少部分。

因为我家住在二中附近,所以就近入学,也就学上了俄语。记得初中先后教我们的有三四位老师,她们有个别的老师可能也不是正规的俄语专业毕业的。但教起来却极其认真,从字母发音教起,再到字母拼读,到单词,句子,一步步将我们领进俄语的世界,让我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到了高中,因为当时一中只招不到二百人的学生,所以考进去的俄语生自然相对更少。

那时候我们班级五十多人只有十来个俄语生。每次上外语课,英语生在本班上,我们这十来个俄语生只能打“游击”,去别的闲置的教室上课。

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这种上课的方式。而且十几个人上课的感觉还是特别好,有种吃“小灶”的感觉。

上课如果轮着回答问题都能轮到两三次。想想还蛮有优越感的。记得那时候,我们经常在一中东侧的平房的空教室上课。

那里还有个语音室,我们也在那儿上过俄语课。尽管那时候条件很简陋,但同学们学俄语都非常刻苦,老师也都特别敬业。

在高中有三位老师教过我俄语,一位是刘杰老师。现在依然在林甸一中工作,那时候刘老师还没有结婚,特别开朗,爱漂亮的女孩。

比我们年龄大不了太多,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她,她也把我们当朋友一样。她还给我们每个人都起了俄语名字,我记得我叫柳芭,在俄语中是善良的意思。

刘老师教课特别认真,讲课非常细致和到位。每次语法,知识点都能写上满满一黑板。而且特别有耐心,你有问题她会不厌其烦的给你讲,直到明白为止。

第二位老师是黄德明老师,只可惜这位老师已经过世了,现在想想依然能记起他的模样。黄老师长得挺瘦的,但他讲课却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特别干脆。我们听他的课从来不会觉得困,他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人也很正直,在我印象中他好像有抽烟的习惯。

还有一位老师是陈俊荣,高高的,瘦瘦的。教我们的时候年纪也挺大了,将近到了退休年纪。不过俄语课上的特别精彩。听起来声音不大,但只要你认真听就会发现,她总能把重难点讲出来,让你茅塞顿开。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我们当时的俄语成绩都很高,常常比英语生高出很多分,让英语生们羡慕不已。其实跟这些俄语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只可惜后来不开设俄语课程,这些俄语老师只能扔掉本行,在学校从事其它工作。她们心里对俄语的那种难以割舍是可想而知的。但在我们那代学生的心里,他们永远是最棒的俄语老师。是让我们心怀感激的人。

因为我们俄语成绩总比英语高,他们英语生也经常说俄语要比英语简单,简不简单真的无法衡量,因为没学过英语,而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只根据英语生描述。

不过因为当初我们选择学俄语,心中还是有一些沾沾自喜,高考中成绩确实比英语生占优势。不过上大学之后才知道,俄语如果往深了学还是很难的,而且俄语读起来,说起来要比英语难度大,其中有一个字母发颤音,我至今也没学会,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发这个音,我们有时候就会坐在一起练习发这个音,不过发出来的音常常不准,练着练着自己都会笑起来。

高中那时候学俄语最好的是我班的鲁慧敏,只有她会发这个音,还读得特别自然,后来她考上了黑大的俄语系,工作后从事了俄语的翻译工作。记得上高中时,我们还在一次县里组织的演出中演了一个俄语节目。是用俄文唱的《喀秋莎》,好像是黄老师给我们做的指导,现在偶尔想起来还能用俄语哼出两句。是一首特别好听的俄罗斯歌曲。现在我还保留着那次演出的照片。

学习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单词语法是需要记忆,需要慢慢积累的,而且还容易遗忘,记得那时候我们学俄语都很努力,教室里,操场上,教室的前后,经常会看到我们背单词的身影。有的同学还把单词,语法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的背。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那时的我们似乎更有拼搏的劲头。

学俄语久了,你也会渐渐地从心里喜欢上这门语言,它不仅仅是当时考大学的需要,当你用掌握的有限的单词把一篇文章翻译出来的时候,你会在心里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就像猜出了谜语,揭晓谜题一样的有趣。

而且通过学俄语,你会了解很多的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你会通过俄语了解克里姆林宫,红场。了解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了解二战中苏联抗击德国的英雄故事。

最有趣的是读俄语中的幽默故事。常常让你忍俊不禁。很多都遗忘了,有些还记得,比如,有这样两个笑话,用中文翻译过来是这样的:爸爸,沃沃齐卡说,“老师说了明天要开一个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参加的一个小型会议”,爸爸问,小型会议是什么意思?“哦,就是只有我,你,和老师三个人参加”,爸爸顿时无语。

还有一个翻译过来是这样的,“玛莎,你靠什么过活”,“哦,我写些什么”,“你是记者”?,“我写信,让我爸寄点钱给我”。俄罗斯特有的幽默,有时看似不好笑,不会让你大笑,但想想,一回味就觉得很有趣的那种。学过俄语才知道,东北的一些老年人为啥称水桶为喂得罗,为啥管俄罗斯的面包叫大咧巴,原来都来自俄语。知道了俄罗斯人最爱喝的酒是伏特加,最爱吃的食物是面包,爱吃冷食,饭前有喝汤的习惯等等。学俄语让我明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明,而各个国家的文明又有很多相通相融的地方,

虽然好多年不接触俄语了,但只要听到和俄罗斯相关的东西都会觉得亲切,因为俄语曾经融入过我的生命里,因为一种语言,爱上一个国家,如果让我去国外,我会第一个选择俄罗斯,不是因为会俄语,而是因为学过俄语,在我生命中有一种情结。那就是曾经学过俄语。林甸一中教师孙姝妍

支持原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娌荤櫧鐧滈鍝噷濂?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墜鏈垂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zf/39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