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感谢魏晶波老师对林甸、对林甸往事公众平台的认可,一位异乡人的赞誉给了我们极大地鼓舞,我们会秉持不忘初心奋力前行,魏老师已然是我们群体中的一员,我们一起加油!
自从走进“林甸往事平台”就像走进一处风景优美的景区,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各种美丽的风景目不暇接。
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足可以和唐宋名家比美的诗词,词美意境深邃悠远,用典恰当。读来令人如醉如痴。如陈老的《诗说唐宋八大家》、侯金玲老师的《秋歌芦苇荡》等等都是最美的诗篇之一。
陈老的《诗说唐宋八大家》可不好写。那要对八大诗词作者的简介、作品了如指掌,否则只有诗词功底恐怕写出来的,即使勉强为之也是言之无物。这不同于一般的写景抒情或叙事那么简单。而侯老师的《秋歌芦苇荡》用芦苇的坚持坚守,展示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不卑不亢成熟成金黄。
好诗无数,意境美,词句美,每一个意向的练就都是耗费了作者无数的心血。
还有那些文比清代的小说,更是篇篇经典,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完整,结构严谨,情节感人至深。如三国老师的《伤逝》、董谦老师的《苍老的歌》等等,都让人感动、震撼、受教。
更不能忘记那些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散文,堪比大家的作品,读来如在同春花中漫步,花香沁人心脾。如张鹰老师的《秋的絮》、《蒹葭苍苍湿地行》、高枫老师的《梨花泪》等等都是一篇篇美文,赏心悦目,养心养脑。
那些传记篇篇感人动心。记叙详实,用语平实,人物个性鲜明。即使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也都是以史实为依据的,令人十分可信。如孙树林老师的《一个日本女人的坎坷人生》、王玉波老师的《抗日英雄张甲洲》、巨长业老师的《老会计新传》田永辉老师的《她们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等等,读来为之感动的落泪。
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让人读了又读,炳炳烺烺,笔酣墨饱,字字珠玑,百看不厌,受益匪浅。虽然空谷绝响的文章不多见,纯粹老练,事故无邪的倒也不少。哗众取宠,浅薄的倒也不多见。不过也偶见宗教似的文章,缺乏人性深度。当然更多的是思考成熟,独立、强健之文。
平台上的作者们以笔作犁,躬耕俯首,融情于文字里头,诞生出一篇篇美文。篇篇独擅其美,它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满满的都是赤子的赤诚情怀,也是行者的精神家园。
林甸往事平台上好文琳琅满目是因为有诸多的好作者,他们人人笔大如椽。好文名家之多不可胜数,我只是挂一漏万的提出几位而已。
那些作者的勤奋程度更令人敬佩。有一位老师名字出现率最高就是赵艳琴老师,她的作品基本上我都拜读了,很受教育。跟她一比我就是懒虫。我的一篇小说读者追问几次了,还是不去结尾,最后他们到是为我结了几种尾巴。我有时间就追剧,再不就胡诌一气,惭愧啊!
那些值得我学习的勤奋的作者太多了。还有杨贵勤老师、巨长业老师、田永辉老师、孙殊妍老师等等。他们的勤奋、敬业精神都让我望尘莫及。他们不但是高产作家且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很值得一读。他们的文章我也是虔诚的拜读,读后认真思考。他们的作品折服世人,定会引起世人的共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为此,折服于他们的伟大人格,惊慕于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赞美他们给予读者的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林甸往事平台”这一处风景如画的去处早就让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里的教化意义很强,让人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变而非直言相劝,易接受。读者往往都是在感动中慢慢的得到改变被教化以使人们修德修行。
如田永辉老师的《我该告诉她》一文,讲了一件事却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读者自然受教。再如田永辉老师那篇《愿你化作西天最亮的一颗星》一文,通过一段怀念的文字,让人认识了那位温柔的妻子,善良的妈妈,伟大的教师彭琦,虽死犹生。因为她短暂而智慧的一生都是充满了爱和奉献的。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悲伤和怀念,还有力量和知识,给世人树立一位榜样。
平台上展现的每一文都是上涌的温泉水,清澈、明丽,读来让人觉得温暖。传递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具有强大的榜样力量,激发人上进。不仅仅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欣赏美文美景,更重要的在于教化的作用。
“林甸往事平台”这一美丽的去处,它将多年在外的游子凝聚在一起了。那些外乡游子因为这一平台再一次聚在一起。虽然只是精神上的一种聚集,但是自从有了这一平台他们与家乡就一同呼吸、一起快乐了。平台激起了他们无限的乡愁。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历久弥新。为此平台让外乡的游子有了回家的感觉。有了对家乡情感寄托的载体。能够时时感知乡音、乡土、乡味。
那些远在异地他乡的林甸人有时间就泡在平台上读书、聊天。他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却有咫尺之感。不然清新缭绕的笛声就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不然故乡的面貌就会模糊惆怅。
平台上有一位广东籍的网名天涯游子的摄影爱好者,他经常在群里面转发诸位的文章,极其活跃。没有这一平台恐怕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了吧。
乡路迢迢,通向故土的坦途就是这一平台。乡音乡味,青砖黛瓦还有那阡陌桑田,那故乡的一切通过平台时刻辉映在外乡游子的心田。
有了这一平台即使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也无妨,一样知晓。今夜故乡故乡今夜再也不用峰上了望,可一目了然。
“林甸往事平台”就是读者的精神家园;是人们成长的学校;更是外乡游子的新家园。那一幅幅清远散淡的画面印在脑海,刻在心田,陪伴着我度过一个个寂寞的旅夜。
.1.10于安阳市望京商务酒店
作者简介:魏晶波,女,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党政基础专业。从教二十五年后退休进入北京会心堂国际连锁机构,任培训部讲师至今。从教期间由一名政治教师成长为教研组组长,到教研员。多次获得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称号。多篇教学论文获奖,教学,育人,杂文多次见诸报端。任会心堂培训师其间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多次对其各个分公司员工培训。同时参与编写了《家庭急救指南》,《开心一百岁健康万里行》,《筋骨疗法》等书的编写。同时编著了《健康四要》即将出版。还任《金古康健》、《中国健康宝曲》、《八旗养生》等刊物的顾问。
魏晶波:异乡客记忆里大美林甸游
魏晶波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