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9日,黑龙江日报四版刊发了题为“大煎饼飘香脱贫路”的文章,介绍了我县四季青镇大树林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郭建世的帮助下,把村民摊煎饼的手艺变成了增收渠道,建设厂房、注册商标,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正文如下:
林甸县四季青镇大树林村是深度贫困村,这个村有一个六号山东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摊煎饼。在村民李玉琴家,每天都是忙碌摊煎饼的情景。记者走进她家时,她正在将一张张新出锅的煎饼折叠打包,装入精致的包装盒里。李玉琴说,这个包装都是驻村第一书记郭建世帮忙设计的,就连商标和营业执照都是驻村干部帮忙跑的手续。让她没想到的是,做煎饼成了自己家的增收主业。郭建世是大庆市环保局派驻到大树林村的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当时李玉琴不敢干,怕摊完煎饼没人买,他就让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景龙带动。为了让村民把做煎饼变成增收渠道,他带领村民到甘南县兴十四村实地考察。王景龙说,郭书记帮我们协调房屋、建厂房、注册商标,去年9月,营业执照下来了,小作坊核准证也下来了,摊煎饼、卖煎饼变得“名正言顺”起来。现在我们村的煎饼不但进了县里的土特产品店,还远销到北京、福建等地。
现在,李玉琴家每天能卖出四五十斤的煎饼,忙不过来了,开始雇佣本村村民来务工。郭建世的想法是,山东大煎饼要做出大文章,以户带屯、以屯带村,让家家户户都参与到煎饼合作社里。煎饼的香味是大树林村里飘出最天然的味道,那是一种思乡韵味,也是脱贫的味道。(黑龙江日报记者董新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