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林甸记忆”征文——
那些遗失的记忆作者吕冰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我却因离乡甚早,而乡愁颇深。老早就想写写小时候故乡的那些人和事,恍惚的记忆中,一个傻子的身影特别清晰。
林甸县的房屋布局为成排而建,每排房子中间的空间是供大家通行的道路,前面的邻居就叫“前趟房儿”的,后面的邻居是“后趟房儿”的,罗傻子是我家“前趟房儿”的。我对他有记忆的时候他大概有二十多岁了,据老人讲他这种傻是先天的。那时候我爸妈都是整天上班的,我因为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冒充三岁的孩子去上了幼儿园,所以早早“毕业”在家,每天就一个人在院子里跳皮筋或者是招猫逗狗。罗傻子的形象就是固定的,永远是一身黑色的长袖衣服,背上背一个麻袋。我们住医院特别近,那时候点滴不像现在用的是塑料的袋子,都是玻璃的瓶子,那个瓶子是可以卖钱的,罗傻子的这个麻袋就是用来装他捡到的瓶子。
每天,罗傻子都像上班一样,大约九十点钟出门,然后下午两三点钟回来,他有一只脚是跛的,所以那些玻璃瓶子在麻袋里总是会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老妈总是说:“你看,傻子还知道赚钱呢。”但是她却不允许我离罗傻子太近,因为大家都传说罗傻子发起疯了两三个老爷们也拦不住,虽然没有人看见过他发疯。就这样,我每天的午睡都是在罗傻子麻袋里玻璃瓶子清脆的撞击声中醒过来,爸妈早就去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耳边是渐行渐远的玻璃瓶子撞击声。不睡觉的时候我会趴在院子栅栏上等着看罗傻子,因为他后面有时候会跟着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他们会嘲笑他,朝他吐口水,罗傻子每次都很懊恼,但是又跑不快,我不能出门,但是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跟着大笑。
小时候总以为日子过得太慢,长大后才知道那悠闲懒散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家从县里最东边搬到了最西边,我也转学了,整个县城很小,但是却好像跟以前的生活完全隔离了,罗傻子早就消失在我的记忆中。
直到高中的时候,去奶奶家过年,之前家里因为一些事情与老人不睦,所以我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过年。走在小时候无数次疯跑的小路上,很多儿时的记忆慢慢涌现,脚踩在雪地里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心中仍旧忐忑不安。就在拐弯的时候,一个黑色的身影迎面而来,我认出了是罗傻子,下意识地躲闪一旁,没想到,他用含糊不清的口齿对我说:“你回来了!”还用手指了指我曾经的家,那一刻,积攒了多年的怨恨好像都烟消云散了。我没有想到,一个智商有问题的人会在这么多年之后能够认出已经长大了的我,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份记忆中还有在那些慵懒的午后,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孤独的在院子里跳皮筋的小姑娘,这份记忆无比的简单美好,连我自己都快忘了……
从那以后,我再回到那里,都没有见到过罗傻子,也没有见到过任何老邻居,夏日午后坐在屋后阴凉处摇着扇子谈天说地的老人们、每走一步路都会发出玻璃瓶子撞击清脆响声的罗傻子,一起消失在了时光里……
(作者:吕冰,年生人,现居上海)
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特别提示:“林甸往事”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