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扎实驻村促发展真心帮扶为脱贫

“贾书记的到来,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林甸镇长青村提起第一书记贾志,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不已。村民口中的贾书记,是年9月市委组织部下派到长青村的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兢兢业业的开展工作,踏踏实实的为群众解决困难,受到了群众的爱戴。

立足实际,开展精准扶贫。为深入了解贫困家庭经济收支、住房、饮水、医疗、就学等情况。贾书记同镇村干部一起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逐屯逐户、认真细致的入户调查,将全村户村民全部调查一遍,最终确定80户为贫困户。并逐户建卡造册登记,根据长青村实际,制定了脱贫规划,分析了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量身定制每户的帮扶措施,为达到精准脱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摸底,探索产业扶贫。在引导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贾书记明白,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贫困的“症结”才能根治。但发展产业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必须真正落到实处,要探索一条适合长青村的路径才行。通过深入走访干部、群众,一次又一次的座谈讨论,他们决定以发展党员带头人为示范,以发展专业大户为突破口,引导贫困户种植杂粮杂豆。贾书记多方协调为种植杂粮杂豆产业筹措了5万元资金支持。杂粮杂豆的种植,优化了种植结构,减少了种植玉米的面积,现红小豆、绿豆等杂粮杂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汇聚力量,帮助弱势群体。当看到贫困户因没钱治病而忍受着疼痛;因没钱建房而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泥草房里;因无钱上学,即使成绩优秀也无法圆大学梦时,贾书记暗下决心,要尽其所能帮助他们。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长青一屯宋庆宝因患肺癌无钱医治,贾书记为其申请大病救助元,并协调医保局为其办理了慢性病手续。三屯村民蒋茂君,妻子患有精神病,家庭非常困难,房屋为危房,夏季雨大时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即使有国家危房改造补助政策,他也无力翻建房屋,贾书记就主动帮助其联系施工队,并自己为其垫资建新房。看到贫困户衣服破旧,他就组织原单位职工为贫困户捐赠衣物……用贾书记的话说“为贫困村民做再多的事,都觉得不够”。

想方设法,夯实基层党建。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致富看干部”,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贾书记从到任的第一天起,就妥善处理“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关系,把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作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教育班子成员时常保持一颗公心,强化扶贫攻坚责任。鉴于长青村党建内业基础较差,贾志书记积极与原单位领导沟通,原单位派出业务骨干帮助长青村整理档案,并投入1.5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标准的档案室,使村里党建内业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在贾书记的带领下,现在的长青村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勇挑重担,全力推进工作。今年7月,长青村书记因身体原因辞去职务,经镇党委讨论决定,由贾书记主持长青村全面工作,“第一书记”成了货真价实的村支部书记。在县委组织部选派书记未到岗的情况下,他主动为镇党委分忧,带领村班子成员出色完成各项工作。长青村村民连片种植蔬菜大棚,但大棚周边都是土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多水深,种出的蔬菜运不出去。贾书记通过积极争取,争取到扶贫整村推进资金万元,对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进入汛期,长青村境内的堤坝出现险情,贾书记带领村民在堤坝上连续奋战十余个小时,溃口被成功堵住,险情得到排除,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给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农户进行补贴,为了准确上报种植面积,贾书记带领村干部顶着炎炎烈日,一条垅一条垅的丈量。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泥草房要全面改造,个别贫困户改造意愿不强,贾书记就三番五次、甚至十次、二十次的去贫困户家里动员,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为贫困户联系施工队,甚至自己掏腰包为贫困户垫资,在他的努力下,全村80户贫困户房屋全部达到了安全住房标准。

贾书记今年已经56岁,再有4年就到了退休年龄,他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能帮老百姓多做些实事。他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用满腔热情得到了群众的爱戴。他任劳任怨、务实担当,用实际行动获得了镇党委的高度认可。他倾情为民,乐于奉献,用公仆之心展示了“第一书记”的风采。

赞赏

长按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吡美莫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wl/50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