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带领全镇走富路人大代表活跃扶贫

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全民在行动,这其中有来自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帮扶力量,同样离不开各级人大代表的努力……

“一把手”带领全镇走富路

“为民发声不退后,为民谋利不放松。”这是林甸镇党委书记魏建华履行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职责的真实写照。自年履职以来,他把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结合起来,带领农民走出了一条高质高效脱贫的新路子。截至年末,全镇已累计退出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收入大幅提升。

激活力,保障攻坚;挖潜力,百业俱兴;聚内力,提神振气。作为镇党委书记,魏建华牢牢担起“第一责任人”担子,锁定贫困户退出、贫困村出列总目标,科学规划,针对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匮乏、发展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率领镇村干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展扶贫产业、落实社会保障、激发内生动力“三管齐下”,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增收渠道,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以上。

魏建华带领大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共落实贫困户订单户.2亩,为户贫困户购买了.7亩种植业保险;奶牛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户年收益元……同时,落实“一村一品”产业规划,积极争取社会扶持建成村级畜牧产业2个、种植产业3个,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积极探索岗位增收,安置就业人,实现户均增收1元。

致富的同时,魏建华更重视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六个一批”典型选树宣传,评选出“星级文明卫生户”、“脱贫之星”等先进典型余个,通过公开发放奖品和小红旗进行鼓励激励,带动全镇群众“比学赶超”,自主脱贫,勤劳致富。

致富能人让农民变“股民”

肇源县福兴乡吉兴村兴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夏延文,作为县人大代表,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路上倾情付出,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

他创办的合作社先承租了食品公司加工黏玉米,有了企业做后盾,村民种植纷纷转型,黏玉米种植猛增;年多地考察后又发展小麦复种秋白菜亩,亩纯收入多元。“如果没有合作社,俺还得围着玉米转。”贫困户张道明带资入社后,开始种植黏玉米,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很快摆脱了贫困。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夏延文引进了玉米收购企业进村收粮,和企业签订白菜回收合同给社员吃下“定心丸”,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实行“四统一”经营模式,得到合作社社员一致认可。

吉兴村共有36户贫困户,多为老弱病残。通过合作社为贫困户贷款担保的方式让农民变“股民”,有30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给贫困户家庭每人分红1元。为了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他又与食用菌生产合作社联合,为贫困户增收助力。

从果蔬经纪人到帮扶能手

在大同区,于天利名气不小。他是大同区果蔬经纪人,也是大同区人大代表。从年起,于天利开始发展棚室果蔬种植,依托棚室产业创建扶贫载体,全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22万元。

优先安排贫困户来合作社打工,目前,全乡共有18位贫困人员在于天利果蔬合作社打工。此外,于天利果蔬网络销售平台优先录用贫困户子女,月平均工资可达到元以上。

年依托棚室基地扩大规模,合作社和乡里共同推出棚室脱贫项目,乡里出资10万元,合作社出资10万元,专门建设了占地3亩的扶贫棚室4栋,用于扶持4户贫困户,合作社为贫困户垫付苗木、种肥和用工等生产资金,并统一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贫困户全程参与生产管理,打工工资另算,每栋棚室生产两茬香瓜可获得纯利润4万元,把4万元作为保底收入,贫困户按13%也就是5元分成,加上打工工资年可实现收入1万多元,当年基本实现脱贫。如果扶贫棚室效益高于4万元,超出部分合作社和贫困户按5:5比例再分成。

年合作社与乡政府共同建设扶贫棚室35栋亩,全部种植香瓜,除贫困户参与种植获得劳动收入外,还为全乡贫困户利润分红22.4万元。此外,还拿出2栋超大冷棚,扶持有发展棚室想法和经验的建档立卡脱贫的贫困户2户,通过种植棚室香瓜来实现发家致富。

文章来源:大庆日报

优质内容推荐

资金涌入楼市?从房贷占比数据与最新政策窥察趋势商丘市教体局发布最新通知

全市师生!年北关区将改造这66个老旧小区,内附名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wl/155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