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窗户上,大连湾的阵阵海风,吹得窗棂微微响动。才刚刚清晨两点半,我就被吵醒,再也无法入睡了,感情的潮水在心田微微荡着涟漪。记得20多年前,那时五十多岁的母亲,在故乡县城的供销商场,现如今的鸿博购物中心门前,摆了个小铁皮房子,卖香烟及生活小物品等。父亲病退在家多年,每天力所能及的帮母亲做点事情。我们三个大的子女虽已成家,各自也不富裕,两个小的未婚。那是寒冬的一个早晨,父亲送母亲到达指定地点后,突然旧病复发,首次吐了几口鲜血。没有医学常识的俩人,以为没啥大事,就让父亲一个人回家了。上午九、十点钟,我休班去看望他俩,突然发现地上刺眼的斑斑血迹,顿时让我肝肠寸断心痛不已。我是护士,深深知道父亲的老肝病,如果出现了吐血,意味着随时随地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平时就性格急躁的我,方寸大乱失去了理智,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我气愤地问母亲,父亲呢?她像没事人似的,轻描淡写地说,回家了。我气得流着泪与母亲争吵了几句,然后快速向回娘家的路上跑去。一路上我的泪水一直在流淌,发疯似的向前方奔去,频频观察是否有父亲的身影出现,我的心也咚咚地跳着,好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一样。心里默默地祈祷,父亲啊,您千万别出事,也暗暗地怪母亲,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回家,而没有马上收摊,去我单位看病呢。好在那天父亲没出意外,虚惊了一场。年年底父亲终因久治不愈去世,母亲也在年年底因癌症去世,两个人走时都是五十七岁。母亲去世那年我三十七岁,最小的的弟弟大勇才二十九岁,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姐弟五人痛失双亲,成了没有父母的人。父亲这次吐血事件已经过去20多年了,当年母亲的做法,表面上看是薄凉,其实是严峻的生活条件制约了母亲。勤劳朴实、聪明善良的母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地在那里出了四年多烟摊,用她柔弱的肩膀支撑着因父亲染病,风雨飘摇的小家,也激励鼓舞着我们五个子女,为各自生活奔波、打拼着。我是父母的长女,了解他俩恩爱一辈子,为了我们姐弟五人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默默付出,培养出了我和二弟两个中专生,大弟弟服了五年多兵役,老弟技校生,就小妹书读的少点。父母倾其所有,给予我们五个子女无私的爱,而他们自己却积劳成疾,都还不到六十,就因病匆匆走完了他们短暂的一生。如今我也到了父母当年的年龄,尽管如今的我,和母亲当年的生活条件有了天壤之别,人生经历不同,身份却相同了。与唯一的女儿及她的三口之家生活了六七年,对待女儿一家的关爱,对待事情的看法,心灵深处和母亲有了共鸣,充分理解了父母当年的做法。说到底做为父母,无论如何都是心疼子女的,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增加经济负担。当年我的父母,也是没有意识到事态严重性,想挺过去。思念心中留,相思无所寄。现在想想,我父母的过早离世,与当时家庭贫困和对我们五个子女的倾其所有,有直接的关系。每每与女儿一家共享天伦之时,我就会去想,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父母用生命换来的。假如健在的话,他们应该是80左右岁的老人,一定是儿孙满堂、阖家欢乐、幸福吉祥的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与他们阴阳相隔二十多年了,再想去尽孝心、守孝道无从谈起。每当我看到与他们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或者与亲朋好友谈起他们健在的双亲时,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倍感惭愧和落寞,期盼来世我还能做父母的女儿,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今生的亏欠。窗外的雨还在下着,身在他乡的我,思绪早已飞越千山万水……作者简介:张海云,网名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