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林甸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刘海南被县委组织部派驻到东兴乡勤俭村任职第一书记,在这期间他抓产业、促脱贫、强党建、解民忧方面做了许多事实、好事。最近我们慕名驱车专程到勤俭村采访,来到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村委会主任林海等数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村委会“党支部室”,林村长指着东墙悬挂的五面锦旗说:“这些锦旗都是海南书记的荣誉,都是咱村老百姓对海南来自心底的赞扬。”顺眼望去,锦旗上绣着“百年碱地不打粮,喜看如今稻花香”,“提起家乡张再汉,百年苍土变稻田”,“大火无情人有情,心系百姓变真情”……这些真挚的话语,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在座谈中,村里的干部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刘海南那段闪亮的足迹。我们的采访就从锦旗唠起,于是“话匣子”全都打开了。
村长林海接着话茬说:刘海南这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身高一米八还多,身体健壮,说话声音洪亮,语言精炼,做事干练、果断、有魄力。工作两年时间里,可没少帮村里干事。他刚上任,正值秋收,农田道路不好走,关键路段道路泥泞,陷车打误,严重影响秋收生产,群众反映强烈。村里也多次计划修路,苦于没有资金,本村的勾机铲车不给现钱不给干。刘海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回县城找包扶单位,找亲属朋友,终于弄来一台大型勾机和一台大型铲车,从早到晚,干了一整天,整修险段12处,没花村里一分钱,打响了秋收生产第一炮,也让村民们见识了新来的第一书记。紧接着,他还通过人社局人才市场平台帮助村民劳务转移就业人员50余人。
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刘海南帮助党支部把软件材料进行归档。实行规范化管理,将“两学一做”、“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等41项档案内容进行分类分卷摆放,把党员联系群众、“四议两公开”、党员议事等工作进行制度上墙,为村委会协调光纤网络及设备,自费购买阅览室会议桌,折合人民币三万余元,他深入屯户与党员群众近距离接触,谈心谈话,相互了解、磨合。刘海南慢慢地融入到勤俭村班子和群体中,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刘海南深知,抓发展才是第一要务。要彻底解决全村的贫困问题,不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实施“旱改水”工程。勤俭村和福兴村土地南北接壤,同在百米河边,资源相同,福兴村都建成了水稻专业村,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我们落后了,但要迎头赶上,绝不能让百米河的“幸福”水从我们身边白白流走。
决心有了,盘子定了,关键是落实。为了实现水稻专业村目标,刘海南与村干部同心协力,抢前抓早,购置水稻育秧大棚和机械设备,动员农户平整土地,做好产前准备。刘海南为解决稻田进水工程,资金不足问题,多次找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递交项目论证材料,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终于争取到项目资金30万元,涵管节,建成了七千五百延长米的进水渠,确保了全村多亩水田顺利开发,当年投产,当年丰收。当年水稻卖上了好价钱,勤俭村也成为全县闻名的水稻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