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县的游客数量由年的52.6万人次增加到年的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9亿元增至7.85亿元。五年间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收入27.58亿元。
这一组丰硕的成果,这一组跳跃的数字,是我县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该县支柱产业的结果。这五年,是我县旅游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黄金五年”。
五年间,我县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温泉名城的目标,以北国温泉、欢乐谷、鹤鸣湖及色氏度假村等景区为核心,以国际温泉名城论坛、湿地文化节、雪地体验之旅等活动为载体,彰显“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北方绿色温泉城”品牌效益。以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为主线,培育县域范围内“湿地—草原—温泉”旅游圈,形成特色突出、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整体旅游形象。深入挖掘独特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提升旅游休闲、体验功能;不断改善交通、住宿、餐饮、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承载和服务能力,旅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人数与收入双增长旅游产业日益壮大
“水好鱼儿肥”。“十二五”期间,我县把旅游发展与城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先行和带动作用,不断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而这些功能当中,最暖人心的便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华西宾馆经理张晓波说:“年宾馆开张时重金投入多万元,朋友劝告说住宿业已进入低谷期,小心别赔了,心里也曾有过担心。可随着县里温泉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宾馆不仅没赔上,现在日平均入住率已稳定在75%以上,加上华西渔村饭店,平均一天收入可在2万元左右。”
沾上温泉“光”的还有关东杂粮大煎饼店老板朱英香。年,为拓展温泉旅游经济增长点,北国温泉景区在其后身建设了特色餐饮一条街——“关东古街”。在免除两年租赁费的政策下,有20余家商户纷纷加入,朱英香就是其中之一。她说:“一到饭点,来我这里吃煎饼的游客得排队,有齐齐哈尔、安达、哈尔滨的,就连俄罗斯姑娘都吃过我的煎饼。”
五年来,我县依托温泉、湿地、草原、冰雪、民俗等资源优势,突出科学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延伸、品牌推介和开发保护五个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开发力度,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中国温泉之乡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拥有A级以上景区5家,星级宾馆3家,快捷式宾馆旅店家,特色农家院、大小餐饮企业家(乡镇家),温泉果蔬采摘基地10余处,注册旅行社及服务网点4家,旅游工艺品厂及土特产店10余家,各类大型娱乐场所10余家,安置就业岗位突破个,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全县日接待能力达万人以上,旅游发展态势十分强劲。
随着中国温泉之乡品牌的不断叫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收益连续、快速攀升。年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收入2.9亿元;年接待65万人次,收入4亿元;年接待涉旅游客.5万人次,收入5.7亿元,其中温泉旅游80.4万人次,收入1.8亿元;年接待涉旅游客.7万人次,收入7.13亿元,其中温泉旅游.21万人次,收入2.01亿元;年接待涉旅游客万人次,收入7.85亿元,其中温泉游客.4万人次,收入2.14亿元。十二五目标超额完成。
体制和机制双创新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初级旅游看表象,高级旅游看内涵。”“升级版”的林甸旅游不再满足于举步皆景的视觉体验,以“动静兼宜、乐寿兼修”为己任,更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