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大庆日报》5版发表了题为“林甸镇全力构建‘三元’种植结构”的文章,正文如下:
为加快农民脱贫步伐,提高农民可持续性收入,林甸县林甸镇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需要,助农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石。
邱志文是东发村的种粮大户,很多农民跟着他种粮,去年他家的多亩地,除了11亩地种植大豆外,其他的地块都是玉米,由于去年的玉米价格下滑,投入的6万元成本只收回了4万元。今年他打算播种8亩地的高品质小麦,并且打算用烀熟的大豆作为肥料,目前肥料和种子已全部准备就绪,清明前后就开始播种。
“今年我除了种小麦外,还要种一些红小豆、玉米和大豆,这样的‘花花田’上次种时还是十多年前,如今为了保证收成,又要这样种地了。”邱志文说道。
而林甸镇工农村作为城郊村,村里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经济,经过一年试种的大叶韭菜,今年将大面积铺开建设韭菜基地,利用棚室种韭菜,农民还可以有一年3茬的收入。此外,村里还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引进大豆和土豆新品种,签订回收合同,目前已签订合同多亩,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林甸镇主要是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杂豆作物稳中有升,将去年的10.8万亩玉米缩小到6.5万亩,增加优质食用薯类和扩大城郊村棚室和陆地蔬菜的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优质牧草,重点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调整种植结构,稳定农民收入。
副镇长程权告诉记者,镇里发挥地域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蔬菜、饲草、杂豆、大豆产业,通过引入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销定产,共落实大豆、杂豆、燕麦、青贮、中草药订单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到6.5万亩,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大庆日报记者震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