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一:(·湖南高三月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材料二甲城(海拔米,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8.7
19.0
18.5
17.6
15.9
14.0
13.6
15.2
17.8
19.7
20.0
19.1
降水
.6
.9
.6
67.0
10.6
4.1
3.7
1.3
4.0
11.9
74.1
(1)简述甲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7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年降水总量较少;全年分为干、湿两季,雨季从11月至次年4月。(3分)
原因: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对流弱;高原阻挡水汽输送,水汽量少;位于热带,受赤道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4分)
(2)水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
土壤: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2分)
地形:海水入侵,加剧侵蚀海岸线。(2分)
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2分)
生态: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2分)(答对三点即可)
典型例题二:(·浙江高三月考)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图
材料二卢萨卡﹝赞比亚﹞气候资料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21.5
21.5
21.1
19.9
17.4
15.2
14.9
17.3
21.3
23.5
23.4
21.7
降雨量(mm)
.4
.9
95.0
34.7
3.1
0.0
0.1
0.4
1.7
18.4
89.3
.1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赞比西河流域的主要自然旅游景观(6分)
(2)概括卢萨卡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3)简析赞比西河流域西南部的河流特征与成因,并分析其对沿岸特殊地貌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沼泽湿地、瀑布、湖泊、东非大裂谷、热带草原景观、野生动物(一点2分,共6分))
(2)(特征:冬暖夏凉(或四季如春),温差小(2分),夏半年(11月----次年3月)降水多,冬半年(4、5月---10月)降水少(2分),季节变化大(2分)原因:地处低纬,位于高原之上,冬暖夏凉(2分),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2分),冬半年受陆上信风影响,降水少(2分)
(3)河流特征: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2分)
成因;上游西南部雨量小而变率大(2分),雨季成河,旱季断流成季节河
;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蓄积在低洼处(2分),形成沼泽
典型例题三:(·江西高三)材料一: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22分)
材料二:赞比西河流域处于热带气候带,图中A处季节性河流流向在一年内会有所改变。
材料三: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该处断层发育。
材料四:棉花和玉米是赞比亚的主要农产品。中国和赞比亚在修建灌溉设施、生产农用产品以及修建棉花储藏设施等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在这方面合作,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带动棉花产业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断赞比西河流域面积明显增大的季节,说明理由。(8分)
(2)据材料三,试解释维多利亚瀑布形成过程。(8分)
(3)据材料四,试推断中国和赞比亚棉花生产合作对赞比亚的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参考答案:
(1)夏季(雨季)(2分)。理由:地处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2分),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2分),此时A河流水量大,与赞比西河干流相连(2分)。
(2)大裂谷附近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2分)内力作用,形成巨大断层;(2分)瀑布下游地层断裂下陷,断层处形成陡崖,(2分)赞比西河流经此地形成瀑布。(2分)
(3)农业:中国为赞比亚提供资金和种植技术,修建灌溉设备,促进棉花产量和质量;(2分)
工业:带动棉纺、印染、制衣等产业,农用产品生产,提高工业化水平;(2分)
服务业:带动棉花储藏、运输及成衣销售等;(答案要具体表达主要合作项目)(2分)
典型例题四:(·河北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赞比亚因赞比西河而得名,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属热带草原气候。与非洲其地区相比,赞比亚人具有独特的鱼类偏好,鱼和鱼产品占赞比亚人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很大一部分。赞比亚渔业资源丰富,但近年来该国捕鱼量已经达到最大,自然渔业产量不会再增加。下图示意赞比亚及其周边国家地形、河湖的分布。
(1)概括赞比西河在赞比亚境内的水系特征
(2)分析赞比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近年来,赞比亚的自然渔获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流程较长,自西北流向东南(或先自北向南,后自西向东流),支流多,沿线有沼泽、湖泊和瀑布。
(2)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生长快;河流、沼泽、湖泊众多(或水域面积广);草原中丰富的有机质被雨水带入河流,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饵料丰富。
(3)随着人口增长,需求量增加;过度捕捞导致部分渔业资源减少甚至面临枯竭;生态保护需要,限制捕捞。
典型例题五:(·四川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当地人称为“希望之湖”和“摇钱树”的卡里巴湖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之间,是在卡里巴峡谷修建大坝拦截赞比西河而成的人工水库(如图)。水库大坝高米,湖泊向上游延展达公里,总容量亿立方米,是三峡水库蓄水量的4.5倍,有北部和南部两个发电站,为两国提供电力。
(1)简述卡里巴湖被称为“摇钱树”的原因。
(2)简述当地农业发展在水库建成后产生的变化。
(3)推测卡里巴湖向上游延展达公里的原因。
(4)描述图中沼泽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发电站提供电力;给工农业发展提供稳定水源;促进库区水产养殖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及相关第三产业发展;改善航运条件;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任答4点)
(2)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变化(渔业规模扩大);种植业熟制增加;种植业作物结构发生变化。
(3)大坝较高,蓄水位高;库区内河流落差不大;峡谷地形,河床宽度不大,水位抬高显著。
(4)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量大,河流进入汛期,河水泛滥,溢出河道,在地势相对低洼处积水形成沼泽。
典型例题六:(·重庆高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位于高原丘陵地区,地面起伏平缓,地表土层深厚,植被发育。谦比希铜矿矿床发现与年,储量巨大,品味较高。于年投产开采,早期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年开始转入地下开采。由于种种原因,在铜矿资源仍极丰富的条件下,于年闭矿停产。停产后,矿区小镇陷入萧条。年在我国铜企业投资下,谦比希铜矿正式复产,让这座矿山小镇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下图为赞比亚及周边示意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马拉维湖的形成过程。
(2)维多利亚瀑布上游河段的赞比西河两岸沼泽密布,请分析沼泽对该河段的影响?
(3)分析80年代中后期谦比希铜矿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4)不考虑中国方面的因素,简析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吸引我国铜企业投资的原因。
参考答案:
(1)马拉维湖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板块张裂,岩层断裂下陷,在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
(2)由于沼泽的调蓄,使得赞比亚西河水位季节变化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并调节水温;受沼泽影响,河流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3)国际市场供过于求,铜价下跌,企业效益下降;转入地下开采后,由于地下水丰富等因素导致开采困难(地下水丰富,排水等维护矿井的成本高);设备老旧,开采效率降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矿工工资大幅上涨。(4)谦比希铜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当地铜矿开采基础设施较好,投资成本低,风险小;经济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运输。
典型例题七:(·浙江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4月1日,中国建筑公司在赞比亚铺设长达公里的公路(当地人称之为“黄金通道,实现全线通车。沿线经过大小涵洞(涵洞是设干路基下的排水孔道)共计余座,穿越原始森林公里。项目建成前,原有道路只允许季节性通行,当地酋长原来常常感叹“雨季期间我们如同生活在孤岛上”。
材料二:三角梅是赞比亚的国花,一种喜光、喜温、喜湿植物,不耐寒,最低气温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开花,花色艳丽,非常适合观赏。
材料三:图甲为赞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乙为卢萨卡气候资料图。
(1)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图中A处沼泽地的成因。
(2)与赞比西河南侧水系相比,分析北侧水系特征。
(3)评价赞比亚三角梅生长的气候条件。
(4)列举建设“黄金通道”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5)简述该国建设“黄金通道”的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
(1)湿季降水量大;有河流水汇入;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2)特征:与南侧相比,北侧水系支流多;流程长;北部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南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原因:北部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更长,降水量大;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南部相反。
(3)利:位于低纬地区,光照充足利于生长;终年高温(热量充足),花期长;最低均温大于7°,利于越冬。不利:4到10月,降水少不利于生长。
(4)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湿季积水,干季高温缺水;经过大片沼泽地,建设成本高;经过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要求高。
(5)完善交通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克服南北交通的季节性中断),方便南北方物资的交流和人员往来。
温馨提示
1.《高考地理小专题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例(人文地理)》目录
3.《高考地理小专题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4.《高考地理小专题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5.《中国地理小区域例》获取方法
6.《世界地理小区域例》获取方法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一扫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