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日,大庆日报刊发了题为“用心办实事赢百姓点赞”的文章,介绍我县四合乡东胜村驻村工作队多方援手相助家遇火灾的贫困户、帮患病孩子办下残疾人证、流动“爱心大篷车”送温暖至每户等暖心事迹。正文如下:
“一场大火把家里烧精光,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咋活。”8月18日,东胜村村民王灯财手捧印有“危难之时伸援手大火无情人有情”的锦旗,送到林甸县四合乡东胜村驻村工作队驻地,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话。
点滴之间更显人间大爱。为贫困户家庭协调轮椅、出资为贫困户修补房屋、帮助贫困户安装电路、为孤寡老人送蔬菜……驻村工作解群众之所难,用情用爱为民办实事,暖人暖心将大爱播撒乡村,锦旗越来越多挂满了墙,每一面锦旗背后,都记录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更诠释着百姓对驻村工作队的赞许。前不久,东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董洪涛还被评为“感动大庆·身边好人”。
大火无情人间有爱
今年7月22日,东胜村七屯贫困户王灯财家因电失火,大火烧毁了房屋以及大量生活用品,突如其来的大火让王灯财家雪上加霜。董洪涛得知消息后,立即发起捐助活动。几天后,“大火无情人间有爱”为贫困户王灯财捐助活动在村委会大院举行,县乡干部、村干部、帮扶干部以及村民纷纷现场捐款。同时,董洪涛还将此事告诉了三家帮扶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医院及县行政服务中心也带来了党的温暖和关怀,为王灯财家送来了床、餐桌、衣物、米面油等价值近元的生活必需品,并勉励他要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坚定过上好日子的信心。
“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当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书记将元捐助款及生活用品亲自送到王灯财家中,王灯财一家几口感动得几次哽咽。“感谢!感谢!我们一定好好活下去。”王灯财说,是大家帮我挺过最困难的阶段,今后一定好好干,早日奔小康。
“王灯财家刚刚脱贫,日子刚有好转又贪上了这么个事,我们必须帮他重建家园,重拾信心。”董洪涛说,村里搞捐助是件新鲜事,但老百姓很友善,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美德,活动不仅达到扶贫济困目的,更增进了邻里间感情。
扶贫济困为民解忧
贫困户王凤军家,妻子辛玉梅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女儿王欣欣3岁时患上自闭症,7岁又得了癫痫病。王凤军的老母亲身患残疾,也和他们一起生活。王凤军为了维持家里生计,远赴甘肃打工,为了节省开支,每年只有春节才回来一次。
孩子的病始终无钱医治,辛玉梅心里总想着为孩子做个残疾鉴定,可她一没文化,这些年只顾照看老人孩子,几乎很少出门。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哪哪都找不到,更别提如何办理各种手续了。”
董洪涛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县残联了解,第二天自己联系车带着辛玉梅和孩子来到县残联。帮助填表、协调照相、做检查项目……就和办自己的事一样。县残联工作人员以为董洪涛是家属,得知情况后非常感动地说:“你这样的干部,真心为老百姓服务,让人敬佩!
撇家舍业,吃住在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给你们点赞。”
从县里回来,董洪涛又把辛玉梅和孩子带到了驻村工作队驻地,挑选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突然,孩子狂躁起来,一拳打在董洪涛胸口,毫无防备的董洪涛直接一个趔趄。“这一拳一点防备没有,当时特别疼痛。”董洪涛说起此事,一点怨言都没有,第二天照医院检查、鉴定。
“孩子有了残疾证,下个月就能享受到残疾人政策。”回村的路上,董洪涛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辛玉梅,辛玉梅语无伦次,眼圈红红的双手合十感谢。辛玉梅说:“老百姓的事你们都当自己家的事办,真不如到该如何报答你们。”“跑跑腿而已,不算什么,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和驻村工作队说,我们一定尽力帮忙。”董洪涛说。
爱心衣服暖人暖心
8月13日,东胜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吃完晚饭,又将一天经过漂洗消毒过的衣物进行整理、熨烫,再用电动车将衣服送到目的地,随后有序悬挂、展示,等待村民挑选。这是第二次在幸福大院举办“捐赠衣服传递爱心免费领取”活动了。现场,村民围着挑选适合自己的衣物,免费领取到衣物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这些衣服都是爱心市民捐赠的,有的只穿了一、二次,有的甚至连吊牌都没摘。”董洪涛说,活动第一天,就有40多位村民领取了爱心衣物。为了保证干净,驻村工作队员对衣服进行挑选和整理,然后利用早、晚时间对衣服进行漂洗、消毒和熨烫。虽说是免费的,可怎样才能让这里更像是服装店,让前来挑选衣服的群众感受到尊重呢?为此,驻村工作队员下了不少功夫,设计制作了可拆装移动的衣架,自费购买了衣服挂,不仅对衣物进行仔细筛选、分拣和整理,还将衣服按季节、不同人群等进行分类摆放。
“衣服这么板正,还以为是卖衣服的呢,没想到是免费送给村民的。”孙大娘一边挑选衣服一边笑着说。村民对爱心衣服活动十分欢迎,两次活动就送出去一百多件衣服。董洪涛说:“说实话,当初商量这事时,自己洗、自己发放,真有点不好意思。可后来得到百姓认可,我们也更有动力,很有满足感,我们会一直把活动做下去。”(大庆日报记者崔义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