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
您好!今天偶然读到了一篇一中85届毕业生骆雁的一篇文章,堪称文采飞扬,很有才气!一中也是我的母校,如今我又是一中的一位老师,因此,看了这篇文章十分欣慰,也很欣赏!特推荐给《林甸往事》,期望编辑审阅刊载!
此扰
祝编安!
林甸一中范玉昌
年,对于我们林甸一中85届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高中毕业整整20年,又适逢一中建校55周年大庆。
接到约稿柬,我受宠若惊,20年了,母校还没有忘记我;听到电话里恩师的声音,我热泪盈眶,20年了,语调还是那么亲切!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毕业前唱起这首歌时,我感觉20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那该是多么遥远的事啊!然而,白驹过隙,日子跑得真疾啊!
我想,不光是我,任何有过高中学习经历的人,都会难忘那三年的时光。是的,那段时光有升学的压力,有青春期的无名烦恼,好像没有谁是真正快快乐乐度过的;可是多年后,拨开岁月的浮云,蓦然回首,却发现那段时光是那么美好,因为那是我们最纯真最热情的日子,那是二月春花初绽的日子,那是早晨红日初升的日子啊。
乘一叶扁舟,在时间的长河漫溯,我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一中,我那青春的原生地带。
一个个身影从记忆深处走来,我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微笑和顾盼之间流露的真情;一件件往事从心灵深处重现,我清醒地意识到了它们对我这半生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有益影响。
恩师篇
回忆高中生活,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些教过我的各科老师。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词语赞美老师的崇高,有那么多的诗篇歌颂老师的伟大,而我此时,面对记忆中的这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却感到语言的空洞与苍白。
老师啊,你们从不自诩自己是博学鸿儒,也从不标榜自己有“欲栽小树柱青天”的宏愿。你们就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安贫乐道,敬业爱生。也许你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对得起教师称号,对得起我们这些学生。不管是几年不倦的耳提面命,还是数月真诚的传道解惑;不管是鼓励的一番话,还是肯定的一个眼神,老师啊,你们知道吗?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恩至今。
高中三年,我从你们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和为人方式。80年代中期以前,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在我们这样一所重点高中,我没有听说过奖金,没有听说过课时费,可是,为了给尖子生吃点小灶,你们自己连晚饭都吃不上;为了留下想回乡务农的学生,你们骑着自行车往返奔波数十里去劝说家长;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你们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十几元钱给班级订报刊;为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你们边工作边进修;为了保证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在特殊的高温季节里,你们清晨4点半就开始讲课,繁星满天才离开校园……
历史徐老师,忘不了您那睿智的双眸和微秃的头顶。课下,我们都说您是“聪明绝顶”,但没有半点不敬之意。您那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用至今。前几天,我在教女儿记忆方法的时候,还举了您当年教我们的“谐音趣味记忆法”。您曾把马克思的出生年月日(年5月5日)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打得呜呜直哭”,真是绝了。您还总教导我们说,要把历史书读薄,要会“串串”。现在我在教学中常常会让学生画“知识树”,老师啊,您知道吗?这最初的灵感是您给我的啊。
英语王老师,忘不了您那温婉的微笑和柔美的声音。初中时我的英语一塌糊涂,刚入高中时非常自卑。在小杨老师帮助下,我从音标开始学起,很快入门了。您接班以后我的英语成绩简直像坐上了火箭。
我至今还保留着一本英语笔记,因为那上面有您帮我归纳的虚拟语气部分的知识重点,密密麻麻的字母,就像您那颗细腻的心。您是表扬我最多的老师,从您那里我获得了空前的自信。今天我知道,那是您对一个学习信心不足又很虚荣的学生的特殊关爱,您在因材施教也在对症下药啊。当我回答问题时,您总是用赞赏的眼光看着我;当我作业满是对号的时候,您还不忘写上一句英文格言以资鼓励。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我就是您当年赏识教育的受益者啊。王老师,Youlightupmylife.
数学马老师,我高一的班主任,忘不了您那潇洒的气质和洋溢的热情。那时候还没有“追星族”这个词,可您知道吗?您就是我们的青春偶像啊。直到现在我都佩服,您不用教具,怎么可以把圆画得那么圆,字母怎么可以写得那么好看!私下里,我曾经和同学开玩笑说:“瞧咱马老师画的抛物线,那叫平滑,杂技演员踩上去都得拄拐杖。”
我愿意看您板书解题步骤,您边讲边写,话到手到,行云流水一般,真是太帅啦!最难忘的是您每当证明完毕的时候,都要写上“证毕”二字,于是乎,我们的作业本上也满是“证毕”。那时候,我和蒋敏的作业本经常被您展览,您知道吗?我们那样的认真,都是因为崇拜您,渴望向您的境界无穷地趋近啊。
班主任李老师,忘不了您那诚恳的话语和负责的态度。枯燥的政治原理,在您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变得鲜活生动。当我接触到MBA结合案例的授课方式后,我惊诧于您何以能够在20年前就自觉运用了。
您的课堂充满情趣,我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幕:当您讲到“正义必将战胜黑暗”时,调皮的李德生脱口而出:“邪恶真的怕正义吗?那为什么晚上女生回寝室常被坏人吓得直跑直叫妈呢?”全班都笑了。您的回答真棒:“邪恶如果不怕正义的话,坏人怎么不敢在大白天吓唬女生呢?
当然,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也是曲折的,此消彼长,邪恶有时会占上风,但只要正义的力量团结起来,必将战胜邪恶。希望你下次遇到坏人时能勇敢地挺身而出,保护女生。”老师啊,您知道吗?这段话并不只是解决了一个政治课堂上的问题啊!作为班主任,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您经常教育我们要首先学会做人。
在我们班级里面,只有学习成绩高低之分,没有好生差生之别。您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您说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毕业这么多年了,可同学们只要凑到一起,就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谈起您,有机会就去看看您。经师易得,人师难觅,我们何幸,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遇到了您!……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神话,国王要将阿尔卑斯山上春天最美的一束桃花奖给贡献最大的人。伟大的诗人来了,杰出的画家来了,卓越的医生来了,一片霞光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也来了。国王庄重地将那束桃花奖给了那位老师,并深情地说:“没有您,也就没有伟大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医生!”
我一中的恩师啊,也许你们并不觉得自己的贡献有多么大,多么崇高,多么可歌可泣,那是因为你们已经把奉献当作天职,把奉献化为自觉行动。可是你们知道吗?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你们已经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把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里。
这些种子已经发芽生长,开出了一片片幸福之花。
师恩如山,是一份最深沉的情;师恩似海,是一种最深远的爱。假如昔日可以重来,我愿再一次坐在教室里,聆听恩师教诲,再一次体验如沐春风的感觉。
学友篇
如果说,在我青春的词典里面,对“老师”的诠释是“恩”,这恩浩浩荡荡;那么,对“同学”的诠释就该是“情”了,这情绵绵长长。
二十年的时间长河,大浪淘沙,冲涤走许许多多的东西,但还是有一些重若金子的东西积淀下来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同学友情。这友谊,根植于一中肥沃的土壤,沐浴着一中纯朴的空气,享受着一中无私的阳光。
年,我们满怀热望奔向一中的怀抱,跨进了青春的门槛。除了对大学之梦的憧憬,我们还渴望吸吮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同学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瑕,坦坦荡荡地表达着书写成长的渴望;又像一股股山泉,清澈见底,哗啦啦地欢叫着寻找真情的海洋;更像一团团火焰,光热四射,为了成功乐此不疲地释放着生命的能量。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连接起心灵的纽带,互助互进,并肩共搏,书山采玉,学海撷珠。我们用信心和汗水完成了张弛兼备、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青春的天空充满七彩阳光,青春的田野长满五色花朵。
高一生活,令我难忘的同学有程越、马文江、乔绪文、张洪明、郑朝辉、田志刚、藏福臣、郭凤梅、邹泽君等等。
乔绪文,你还在山东吗?记忆中的你,黑黑的,瘦瘦的,蔫蔫的,学习极好,那时是我和蒋敏最鎬庢牱鎵嶈兘娌诲ソ鐧界櫆椋?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