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猪产能提升、奶业振兴计划和特色水产业发展,提高优质原料稳产保供能力。
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粮食产量“22连丰”在即;建设“两牛一猪”标准化养殖基地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四县和大同区5个工业园区全部晋升省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家,其中,肇州杏山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畜产品深加工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到万吨,同比“十三五”初期增长35%。
为做大优势,壮大特色,建设立县主导产业集群,市农业农村局在肇州县重点打造优质玉米、烤烟、汉麻等特色产业集群;在肇源县重点打造优质水稻、特色杂粮、渔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在杜尔伯特县重点打造奶牛和牛、优质水稻、草原风情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在林甸县重点打造液态奶加工、温泉康养等特色产业集群;在大同区重点打造中草药、棚室果蔬、奶山羊、优质粮食等特色产业集群;在红岗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和萨尔图区重点打造果蔬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特色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伊品、伊利、蒙牛、牧原、大北农等业内知名企业纷纷落地。老街基、古道庄园等本地企业逐渐成长为省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十三五”初期的家发展到家;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十三五”初期的家发展到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发展到6家,全市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收入亿元。
我市还立足玉米、水稻、大豆、杂粮、乳品、肉食等六大特色产业原生态优势,实施“龙头企业+粮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以企业化的高标准提高品牌化的高质量。同时,注重消费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通过定期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扩大知名度,鲶鱼沟碱地大米、中农兴和蛋品、金开元、笨嘴等一批“庆字号”农产品逐步在市场上叫响。截至目前,全市有机食品认证21个,绿色食品注册数量个,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标志产品11个。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市农业农村局全面打通营销渠道,据统计,全市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店铺已经达到个,线下各类直销店达到多个。
来源:大庆日报
编辑:吕晶晶
监制:祝春霞艾超
-
·在大庆,甭管你开啥车,都得回家拉秋菜!·我市一居民被骗万,牵出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67人落网,涉案金额余万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