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王金梅有一种思念叫亲情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048924626892&wfr=spider&for=pc

年第期(总第期)

有一种思念叫亲情(随笔)

王金梅

每次回林甸建华老家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到大哥家去看看,尽管大门紧锁,尽管人去屋空,还是忍不住趴在窗台上,透过玻璃向屋里一遍遍地张望着,张望着……父母曾带着我们兄妹六人在这个老屋生活了近十年,八四年大哥结婚时给他们做了新房。如今,父母早已经离开了人世,而他们心心挂念的大哥大嫂几年前也先后离开了这个家。大嫂是忍受不了大哥的酗酒愤然出走,而大哥则是以外出打工为名,居无定所,四处飘荡。从我记事时起,就记得大哥又勤快又干净。小时候不爱上学,就爱收拾屋子。只要他在家,屋里屋外肯定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哥很懂事也很讨父母的喜欢,家里有啥好吃的父母总要多分给他一些,即使几个孩子分一个苹果,父母也总是切一个大块的给他。我们也不计较,因为他是大哥,平时大哥对我们几个兄妹很和善,我们也都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大哥。但是在大哥十四五岁的时候,突然有几天家里的气氛就不对了。一向开朗乐观的父亲开始整天唉声叹气,母亲也常常边做家务边掉眼泪,大哥也开始不干活了。不仅不说话了不笑了,而且还紧绷着一张脸,甚至一看到我们几个兄妹就狠狠的瞪我们几眼,弄得我们几个小的都挺害怕他的。后来从父母的嘴里我们断断续续地知道了一些真相。原来大哥是我父母抱养的孩子。大哥在我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大姐。而大姐身前身后的两个男孩都夭折了。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这是父母命不旺儿,只有抱养个继子才能改变家里的风水,也才能保住未来出生的孩子。而这时母亲肚子里也正怀着我二哥,就对抱养孩子的事很上心了。偏巧这时候有个熟人说县城有个人家,女人刚生了第三个儿子男人就病逝了,正张罗着要把这个孩子送人。得到消息的父亲赶紧就往县城奔,半路上父亲看到路边有一条麻袋,近前打开一看麻袋里居然还装着半袋儿高粱米,这在那个贫困的年月无异于是捡到宝贝了。父亲高兴得不得了,而且很顺利地把大哥抱回了家。父母抱养这个孩子的本意就是能借着他的福气让之后的子女健康,又因为抱他的路上捡到了麻袋,父亲就说这孩子小名就叫“小代”吧,以后他能把咱们家的孩子都带起来。大哥来了不久母亲就生下了二哥,父母把这一次都归功于是大哥给家里带来的好运,因此更加倍的呵护爱护大哥。但是大哥从小就体质单薄,加之喝羊奶长大,消化不好,总是哭闹还爱生病。两岁时得了膀胱炎,肚子胀的鼓鼓的就是排不了尿,而且疼得厉害不让背不让抱。那时候农村穷连马车都很少,情急之下父亲竟然用双手托着哭闹不停的大哥,从家里到县里三十多里的坑洼泥土路,完全靠两条腿走了医院,救回了大哥一条性命。而父亲却落下了终生胳膊疼的毛病。可见父亲该有多么在意这个孩子。而且后来大哥还得了一次肾病,都因为救治及时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十多年了,父母精心呵护着这个孩子,生怕慢待了他会让别人说三道四。也一直对大哥的身世守口如瓶,以至于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大哥不是亲大哥。但是村子里还是有饶舌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大哥。也不知那人具体是怎样跟大哥说的,以至于大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就开始和父母冷战,不干活,不说话,也不理我们。父母担心他会离开这个家,毕竟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大哥拉扯大不容易,况且十几年不隔心不隔肺的朝夕相处,亲情早已经血浓于水,一旦他绝情离开了,那无异于用刀子剜了父母的心。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父母忍痛跟大哥说要是他觉得这个家不好,可以自己拿主意,想走就走,不会干涉他不会难为他,也会帮他去找家人。但是最终大哥还是留了下来。我们家所有人也就心照不宣的再也没人提起这个事了。大哥没走,我们全家都很开心,沉寂了很久的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但是慢慢的,大哥的性情开始变了。变得少言寡语,平日看我们的眼神也失去了友善,对父母也总是爱搭不理的样子。每次收工回到家里吃完饭就去炕上躺着,或者去别人家玩,好像就是不愿意待在家里,而且又学会了吸烟。看着他吸烟,父母说了几次,但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父母也就不再管了。说真的,尽管父母嘴上不说什么,但那份小心翼翼对待大哥的样子却是有点让人心疼。有一次母亲给大哥和二哥各买了一条裤子,父亲说省着点花钱吧,有穿的就别再买了。大哥听见了立马就沉下了脸,愤愤的告诉父亲“我会一辈子记住你这句话。”父亲一下子就愣住了,嘴唇哆嗦着看了大哥好久好久,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发出了一声长长地叹息。大哥没有离开这个家,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开始排斥父母,排斥家里的每个人,而父母和我们都默默的选择了忍让。父母私下里也总是嘱咐我们,大哥是心理难受一时缓不过劲儿来,啥事儿都别跟大哥计较,过几年他长大结婚就好了。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二周岁的大哥终于结婚了。大嫂是邻村的,介绍人说是个能干又贤惠的姑娘。这是我们家第一次迎娶媳妇进门,全家人都很高兴。因为我们家人口多,不想牵连大哥大嫂受累,父母给他们置办好了所有生活用品后让他们搬进了老屋。真的被父母说中了,结婚后的大哥开朗了许多,又恢复了爱说爱笑又干净又能干的个性。大哥是真勤快真干净,常常帮着大嫂一起做饭洗衣服,家里那小院子扫得见不到一根柴火棍儿,村里人谁去了都夸这两口子日子过得真好。大哥大嫂没事的时候会时常到家里坐坐,跟父母说说话,跟兄弟姐妹聊聊天。父母又感受到了大哥的那份孝心和懂事,我们也得到了大哥的那份关爱呵护。后来大哥家里又添了两个漂亮的女儿,农忙时母亲帮着照看孩子,农闲时大嫂过来帮着母亲做点棉活,拉拉家常,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不忘叫上一家人一起来吃。我们和大哥两家人过得宁静和睦,其乐融融。但是渐渐的大哥开始爱上了喝酒,而且没有酒量,一喝就醉。有一次在酒桌上,别人逗他,说他怕媳妇。大哥可不服气了,就说要让大伙儿看看他是怎么骂媳妇的。喝完酒回到家后,真的就开始骂起了大嫂,因为有外人在大嫂也就没理他,他骂够了也就睡着了。但是谁想到,从此以后,大哥就一次次的喝,一次次的醉,骂大嫂,骂孩子,甚至酒后关上门不让娘仨进屋,最后还发展到了动手打人的地步。大嫂是山东人,脾气也很倔强,多次忍让之后也就不再惯着大哥了,夫妻二人的战争也就开始了。大哥喝了酒就骂人,大嫂也不示弱,以至于我们常常看到大哥脸上被手抓挠的一道道伤痕。而且大嫂每次吵架后都要回娘家,酒醒后的大哥又开始哭哭啼啼的一次次地去找。自己找不回来大嫂,就四处求亲戚屯邻帮着去说和。说真的,几乎我们家所有的亲戚以及屯子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去接过大嫂,但是不管谁去了都会遭到大嫂和家人的一顿数落,回来后大家又苦口婆心的劝大哥少喝点酒,好好过日子。母亲甚至一次次哭着求大哥别喝酒了,再喝家没了自己身体也糟践完了。清醒后的大哥每次也是诅咒发誓的一定要戒酒。然而没过多久又开始喝了,看得最严的时候甚至把酒藏在衣兜里随时拿出来喝一口,整天醉意沉沉,迷迷糊糊。我记得一个大雨天,二人又打架了。大半夜的大嫂就走了。父亲担心大嫂一个人出事,就沿路去追赶,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父亲掉进了深沟里,好不容易才爬出来,脚脖子也扭伤了,直到天快亮了才拎着一双灌满了泥巴的布鞋,一瘸一拐的满身泥水地回到家里。第二天,大哥去接大嫂时被人家给赶了出来。父母说这回丢脸了,兴许以后就有记性了,不会再喝酒闹事了。然而大哥却是一点记性都没长,依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依然是无休止的打架和吵闹。甚至要离婚,周而复始,这日子过得也就越来越艰难,让人不得安生。最让人寒心的是有一次三姨去接大嫂回家,好说歹说大嫂死活都不肯回来,而大哥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道歉痛哭,看着从小心疼到大的外甥的可怜相,三姨无奈之下竟然给大嫂跪下了。回来后三姨哭着嘱咐大哥:“小代啊,你可听点话吧,别再喝酒了,为了求你媳妇回家,三姨老脸都舍出去了。”看着三姨流泪我们全家人也都跟着红了眼睛,心疼我们的三姨。说真的也就是从那一次开始,大嫂再回家,我们很少去求她了,那是从心里都打怵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也让孩子们难以安生,大哥家的大女儿本来学习成绩挺不错的,但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为了减轻大哥大嫂的生活压力,也为了让孩子们脱离这个吵闹的家庭,通过朋友帮忙,我把大侄女安排到了齐齐哈尔一个纺织厂上班,后来把她的妹妹也送进了纺织厂。工作几年后由于工厂不景气她姐俩又开始到饭店打工,直到长大谈了男朋友陆续出嫁。这期间大哥还是在喝酒,仍是喝了醉,醉了喝。对这样的父亲,大侄女满腹怨恨。为了让她不记恨大哥,每次听到她数落大哥时我都会劝她,跟他说大哥也是心里苦,一辈子没见过自己的亲人,就是借酒发泄心里的苦闷。甚至每次侄女回家前,我都嘱咐家里人尽量不要跟她说大哥在家里酒后的糗事,免得大侄女更看不起自己的爸爸了。如果失去了女儿的尊重和爱,大哥的晚年该会多么艰难,所以我一定要尽我所能说和他们维持他们的父女关系,但往往说着说着就心虚了,自己都觉得有些劝说根本就是强词夺理的狡辩。其实后来大哥跟他亲姑姑有了联系,不过那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尽管如此大哥也很高兴,跟大嫂两个人逢年过节都会买很多东西去看他姑姑,而他姑家的大表哥却以和舅舅家后人没联系为由,拒绝带大哥跟他的亲人相认,以至于直到现在大哥也不知道他的兄弟姐妹的下落。对于他的这个大表哥的做法,我们真是不能理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不想把爱喝酒的大哥带到他的亲人们中间。随着大哥的姑姑的去世,大表哥和大哥也不再联系了。大侄女结婚后,我曾经跟她商量,再去找一下他的大表哥,让他张罗一下大哥和他亲兄妹见一面。侄女说算了吧,我爸整天喝这样,见了也是让人家看不起,要是想见人家早来相认了。可能大哥真是心里苦,真的是在借酒浇愁。以至于到后来喝了酒以后,不仅跟大嫂打骂,还借着酒劲去数落我的父母,但对于一直偏疼他的父母他真的是找不出什么说辞,只是哭着嘟囔着他不是亲生的,然后就是不停的哭闹。但是父母从来不舍得骂他一句打他一下,天天在酒里泡着的大哥,身体单薄脸色晦暗,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除了劝他戒酒就是嘱咐他好好过日子别跟大嫂打架。而且每次喝完酒他不回家时,父亲都要到处去找他,怕他喝得不省人事找不到家,夏天怕他喝多了睡在哪被虫子咬了,冬天怕他躺在哪冻坏了,生怕他会出什么事。我的父母这一辈子跟大哥真是操碎了心。母亲临终前没有对我们任何一个子女嘱咐一句话,只是对大哥百般叮咛:“听娘的话,别再喝酒了,不然娘死了都惦记你啊。”那一刻,母亲哭了,大哥也哭了,对母亲说:“娘啊,你放心吧,你大儿子往后肯定不喝酒了。”然而大哥最终也没能把酒戒了,还是继续喝,而且酒瘾越来越甚。大嫂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好几年不再回来。父母去世后,大嫂又离开了家,没收没管的大哥不仅酒瘾更大,而且还开始败霍家里的钱财。出门就打车,到外面就进饭店。更气人的是跟几个好吃懒做的人成为了酒肉朋友,常常带那几个人到乡里饭店吃吃喝喝,提起大哥的名字,乡里饭店没有不认识他的。几个所谓的酒肉朋友不仅在饭桌上占大哥的便宜,往往吃完了还得再要上几个菜打包带回家里,有时还因为你多他少分的不均打起来。他们吃着喝着忽悠着,醉熏熏的大哥就觉得自己有面子了,被人高看了,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看着大哥这样挥霍,姐姐和二哥三哥忍不住就一次次说他,清醒的时候他也能听进去,而一旦喝了酒就去我二哥三哥家大骂一通。应该说我的两个哥嫂真的是太包容大哥了,知道他是酒后无知都不跟他计较。曾经有一次,大哥在我三哥家骂到了半夜一点多,以至于我三哥躺在那都睡着了。事后三嫂哭笑不得说我三哥心真大。可是心不大又能咋样呢?大哥被酒迷了心智,就认为自己是外人,家里人对他不好。反反复复骂的也无非是家里兄弟看不起他,只有外人能把他当做朋友。大哥只要一喝酒不是骂我二哥三哥就是给我打电话,而且总是半夜三更的打电话。他打电话你基本听不清说什么,语无伦次边哭边唠叨,什么爸妈不在了没人心疼他了,没有爸妈了,兄弟姐妹都不管他了,听得出他也是很想念我父母的。大哥总是认为别人对他比我们家里人要好。医院里时,只有我们家人去看他。逢年过节时,姐姐或者两个哥嫂都会把他叫到家里吃饭,而他的那些所谓朋友却一个也不露面。但事后他们还会赖在大哥身边,依旧花着大哥的钱上饭店去歌厅,把大哥忽悠得神魂颠倒,心甘情愿的砸钱请他们潇洒。大哥不喝酒时是个挺要面子的人,每次去姐姐和兄弟家吃饭时都不空手。大家心疼他不让他浪费钱,都一再告诉他尽管来吃就行不要买东西。说实在的家人愿意让他到家里吃饭却怕他买东西,因为一旦他喝了酒就会骂骂咧咧,说他没白吃谁家的饭菜,而是花了钱带了礼物的。我的大哥呀,真的是让我们一家又恨又疼。前年他出去打工时路过齐齐哈尔,因为要把被褥放在我家就给我打了电话,我去火车站见他让他到家里吃顿饭再走,他说什么都不肯。我带他到车站附近的惠宾楼吃包子,还要了两个大哥爱吃的菜。看着大哥跟年龄极不相称的容颜,看着他消瘦的身体和脸上深深的皱纹,我几次强忍着咽下了泪水。当把大哥送进车厢看着火车驶去的一瞬间,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蹲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大哥老了,却因为喝酒把一家人弄得有家不能回,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去打工,辛辛苦苦赚的钱又糟蹋在酒里。不仅赚的钱都请人吃喝了,而且还到处借钱出去挥霍,大哥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一边哭着一边想起许多大哥不喝酒时对我的好。我小时候在市里上学,记得有一次放寒假回家时大哥赶马车去县客运站接我,车上带了床大被子,他把我裹在被子里,一路上不停的伸手给我抻抻被子,掖掖脚,生怕我冻着,还总问着冷不冷。我成家后,每年大哥都会给我送绿豆,红小豆,小米,冬天的粘豆包,鸡,鸭,鹅,白面馒头,知道我爱吃玉米馇子,就把馇子煮了闷成干饭,再一碗一碗的冻成饭坨给我送到城里。大哥比二哥三哥爱说话,每次我回家他都赶紧过来看我,细心地打听我爱人、孩子、公婆是否都好,那嘘寒问暖的亲近劲儿真是那两个哥哥没有的。零八年我家买出租车,大哥大嫂在我没开口的情况下主动借了五千元钱给我,还告诉我不着急还。爸爸有病时他医院,医院时他偶尔也去陪着,有一年春节姐姐被鞭炮炸伤了头部,他知道了赶医院。他的心里也是装着我们兄弟姐妹的,但真的是这个酒把大哥毁掉了。今年春节,医院,怕我们惦记直到出院了才告诉我。而姐姐在电话里第一句说的却是她想我大哥了,话还没说完就哭了,大哥从小就是姐姐抱大的,感情自然更亲,姐姐也更加惦记大哥。我说想我大哥就跟我大哥视频吧,姐姐说不了,看见大哥肯定忍不住会哭出来,不能让大哥知道她生病了,不然大哥会惦记她。为了弥合大哥和大嫂的关系,今年春节大侄女把父母都接到了自己山东的家里,好几年没见面的两个人在女儿家团聚了,而且听侄女说相处得还挺好没有打架,大哥的酒喝得也少了。我盼着大哥能把酒彻底戒掉,早点带着大嫂一起回家来。这一辈子大哥欠大嫂的太多了,希望他们能相互照顾安度晚年。毕竟快六十岁的人了,年纪也都大了,不能再折腾下去了。这么多年地分分合合仍没有离婚,可见彼此心里还都记挂着对方,舍不得放弃。我也盼着当我再回到老家,再走到大哥家院子里时,能看见大哥大嫂欢快迎出来的脚步,能听见大哥笑呵呵的声音:“哎呀!我二妹妹回来了,别在院里站着啊,快点进屋,快点进屋……”写到这儿,我的泪水早已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望着窗外的月光,我在心里对大哥大嫂说,你们快点回家吧.......(在线责编 国海)作者简介   王金梅,黑龙江省林甸作协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林甸县三合乡建华村人,现居住在齐齐哈尔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在鹤城晚报和齐齐哈尔日报发表作品,辍笔多年,近几年重拾旧梦,作品散见多家网络媒体。愿借助文字充实生活,愿借助文字诉说梦想。

推荐阅读

余秋雨|笔墨祭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洪波|鸡血石记

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

阿 成|抚远之远(外一篇)

周树山|乱世和末世的自我救赎——梁启超的人生哲学

张继炼|大漠神韵(系列散文)

廖静仁|调琴师(小说)

张 镭|失独者K先生

林清玄|生命的意义

曹学林|我与汪国真的一面之缘

天 涯|带一个春天回家

警 喻|警喻小小说两篇

吴世莲|吴世莲抒情诗选

王卫民|紫薇

赵晏彪|心灵的家园创作的牧场——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

白爱青|是新生,也是重逢(组诗)

李凤臣|麦收

裴海霞|巴丹吉林是用来仰望的

杨东婷|怀念母亲

三色堇|大雁塔,铎声阵阵(组诗)

中国作家在线

+作家文学爱好者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dianzx.com/ldxxw/15195.html


当前时间: